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开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在浦江东岸崛起。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4001亿元,财政收入从11亿元增长到1356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116元和12401元。浦东开发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20年的开发开放,浦东不仅已成为上海的新兴高科技产业、现代工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浦东开发从一开始就提出“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口号,因此,浦东开发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自南向北、从东到西、由点及面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定位。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开发区,浦东新区发扬的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还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浦东正是通过扩大开放、综合配套、深化改革,积极发挥了其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今年4月18日,浦东迎来开发开放20周年纪念日,浦东新区新一轮发展的策略蓝图也浮出水面。在上海市政府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浦东新区向媒体公开推出的未来若干年浦东开发开放的“7+1”构想,将成为浦东未来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在浦东新区区长姜樑看来,“7+1”构想基于国务院批复同意南汇并入浦东新区从而迎来浦东二次创业的新阶段,突破改革开放20年来浦东所遇到的难点,更突出新浦东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也将是“十二五”期间浦东发展的最大亮点。这份“7+1”生产力布局的蓝图具体阐述了四大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7+1”生产力布局实际上就是在大浦东格局下促进资源整合共享、要素优化配置的需要,突出了产业体系调整、核心功能区的建设;在发展动力上,包括了科技驱动、创新驱动,符合率先转变方式的要求。
根据构想,“7”包括以下板块:上海综合保税区板块。规划面积22.76平方公里,包括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为了加强3个保税区的联动发展、整合资源,去年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市级区管”体制,慢慢的开始正式运作。
上海临港产业区板块。规划面积240平方公里,包括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和主产业区等。重点布局海洋工程、大型船用曲轴、石油平台、发电机组等高端制造、极端制造产业。针对这个板块,上海市政府也已经成立了相应的管理委员会,实行“市级市管”体制,慢慢的开始运作。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板块。规划面积31.78平方公里,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截至2009年底,集聚了556家金融机构(新区603家),约占全市的70%;建成商务楼宇面积860多万平方米;2009年完成各类税收超过300亿元。“十二五”期间,将推动上海中心、上海船厂地块、世纪大道两侧等约300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建设。
张江高科技园区板块。规划面积77.45平方公里。这一板块把张江与康桥、国际医学园区等整合在一起,将成为浦东一个新的重要增长极。张江园区经过15年的发展,创新要素已经集聚到相当程度,目前集聚了128个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42个国家市区三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6家,入驻留学生企业900多家(约占全市的1/3)。2009年,园区内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约占全国的1/5,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约占全市的1/4。
金桥出口加工区板块。规划面积67.79平方公里。这一板块把金桥与南汇工业园区、空港工业园区整合在一起,将形成一个先进制造业组团。这一板块,北部主要发展“2.5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往南部转移,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梯度。2009年,这一板块的工业总产值超过2300亿元,约占新区的1/3。金桥开发区现在每平方公里净工业用地产值是130亿元。
临港主城区板块。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这一板块重点发展商业商务、文化教育、旅游居住等功能,着力打造低碳、生态、宜居的新城。当前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开发,通达滴水湖的轨交11号线年建成。
国际旅游度假区板块。以迪士尼主题乐园项目为核心,包括三甲港海滨旅游度假区和临港滨海旅游度假区等。这一板块相应的管理体制正在进一步明确之中。
“+1”就是后世博板块。世博园区浦东部分规划面积3.93平方公里,附近还有后滩1平方公里和原环球地块的3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已完成了前期基本的建设,并且有5条轨道交通经过,基础条件很好,主要发展金融、会展、商务、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具体的功能定位、发展规划、管理体制等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但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
据悉,浦东的总体设计目前正在进行修编。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浦东有两条自然“肌理”,一条是沿黄浦江,人口集中、产业集聚,主要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有关的金融、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一条是沿海,空间较广、人口较少、成本较低,主要发展与航运中心建设有关的航运、贸易、物流等。还有围绕浦东城市“肌理”形成的四个圈层:第一层是内环以内的中央分区,第二层是外环以内的中心城区,第三层是外环以外的疏朗区,第四层是郊环周边和以南的生态区。
“十二五”期间,浦东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来适应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人口大量集聚的需要;还将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3年内投入1000亿元,内部重点加强南北道路对接,使南北交通更加顺畅;尽快打通沿海大通道,形成内部环通和外部联通。姜樑说:“基础设施的大投入、大建设,对城市化会有一个很大的拉动。”
“当前,浦东正站在一个新起点,谋划下一个20年的发展。”姜樑表示,浦东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努力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和谐的生态区,为实现二次创业、二次跨越而努力奋斗。